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广州粤海医院

Website Home

(1)儿科病房应有消毒隔离设施,要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等制度。

(2)不同病种患儿应尽量分室护理。

(3)医护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有感冒者不宜护理新生儿及未成熟儿。

(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家长患感染性疾病时应暂禁探望!

(1)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熟知各种仪器和各部件消毒灭菌的知识和方法。

熟悉隔离标准及应采取的屏障隔离技术;

(2)发现或疑有感染时,应立即采集相应标本送检?

所有有创导管拔除时均要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按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3)建立感染患者登记上报制度?

(4)定期对患者的病原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5)尽量减少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设立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具体如下:(1)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熟知各种仪器和各部件消毒灭菌的知识和方法?

有的,该医院儿科配有一流的硬件设备,拥有省市级技术精良,多专业发展领先的专家团队,在儿科疾病拥有一流诊疗水平。

科室开展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及特殊疾病门诊业务,收治各类儿科和新生儿患者,新生儿病房救治能力达三级A等水平?

(一)改进医院建筑与布局医院建筑布局合理与否对医院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

对传染病房、超净病房、手术室、监护室、观察室、探视接待室、供应室、洗衣房、厨房等,从预防感染角度来看,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在设备与布局上都应有特殊的要求!

(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制度是人们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处理、检查各项工作的依据;

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探视制度等。

隔离旨在将污染局限在最小范围内,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无菌操作规程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医疗法规,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过程中?

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医院感染、保护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制度、常规及实施细则,并劝告病人与探视者共同遵守?

(三)做好消毒与灭菌处理消毒与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内容见本章第三节)?

(四)加强清洁卫生工作清洁卫生工作包括灰尘、污垢的擦拭和清除,也包括对蚊虫、苍蝇、蟑螂、鼠类等的防制!

进行清洁卫生工作时,必须注意不要扬起灰尘,避免播散污染。

医院内不应使用扫帚与掸子,拖布的头最好能卸下以便消毒。

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宜在污染后立即进行。

其顺序应由污染较轻的病房开始,逐步进入污染较严重的区域,最后处理病人公共活动场所;

医护人员工作地点亦应进行清洁卫生打扫!

(五)采取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使用抗菌药要有的放矢,应用抑制免疫疗法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

对易于将微生物引入体内的诊断治疗要切实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六)及时控制感染的流行控制感染流行主要包括寻找传染来源与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与消毒措施。

(七)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监测、特殊病房监测(如烧伤、泌尿科病房、手术室、监护室等)、菌株抗药性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传染源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

监测工作应作为常规,定期、定点、定项目地进行?

对感染的记录要求详细具体,并以病房为单位定期统计分析。

(八)改善工作人员的卫生与健康条件所有医院工作人员均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有不适或疑为传染性疾病,应立即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需要注射有关疫苗,必要时还可进行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医护人员还应做好个人防护,一是防止将病菌传给自身或带出病房。

二是防止将病菌传给房内的易感者。

个人防护中主要是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衣、帽、鞋、手套、口罩)以及洗手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制度包括医院、诊所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医院、诊所或急诊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就地隔离,进行消毒,并根据情况将患者送人传染病院,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等多项措施;

那么,如何预防病房交叉感染呢。

就让爱问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当住院或者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最好不要吃东西。

因为医院的空气中,病房中,都有可能存在大量细菌。

而如果用接触过这些细菌的手吃东西,很可能会感染上疾病。

所以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看病的时候,最好不要在医院中吃东西。

2、在看病就诊的时候,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在医院中停留的时间不易过长。

特别是体质虚弱的人,很容易感染上细菌。

3、家属最好不要陪护,传染病人更不应陪护;

如病情确需陪护者,应严格遵守陪护制度;

帮助病人做任何事情后,都要洗手?

病人在医院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在未彻底清洗之前,不要拿回家。

4、探视传染病人时,要穿消毒隔离衣和隔离鞋,戴上口罩,探视完毕,用消毒水洗手?

5、遵守院规,少串病房,个人以外的一切物品都可视为污染的不洁之物,尽量不要去摸、拿、使用,如无法避免时,接触后要用肥皂认真洗手!

不吃医院外小摊点的食物,吃饭到饭厅,尽量不在病室内进餐,不要吸烟!

医疗卫生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

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

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病房如何预防交叉感染呢。

(一)患者的自我预防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早日治愈出院,减少感染机会!

讲究卫生,在病情允许时,勤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

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保持病室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减少和消除疾病感染的机会!

尽量在院内食堂就餐或自带三餐,减少外出就餐,避免不洁饮食!

餐具、面盆、水瓶等物品要专人专用。

遵守医院规定,住院期间减少外出,少窜病房,减少感染机会!

听从医务人员安排,穿着医院统一的病服。

个人以外的一切物品都可视为污染的不洁之物,尽量不要去摸、拿、使用,如无法避免时,接触后要用肥皂认真洗手;

使用完卫生间后请“去也冲冲”。

手术患者伤口恢复过程会出现正常痒感,请勿随意抓挠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术后切口感染。

(二)陪护人员的自我预防请不要躺或坐在所照顾的患者或者其他患者的床上休息。

照顾完患者后,若手部无可见污物,推荐用床旁的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揉搓消毒;

如接触可见污物、蛋白样物、血液或者其他体液,建议用肥皂或皂液加流动水彻底洗手!

请不要乱窜病房,交叉照顾不同患者?

如帮忙照顾其他患者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烧伤病房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点部门,加强烧伤病房感染管理是预防烧伤患者感染的重要环节,感染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近4年来我院烧伤病房在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率比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现报告如下。

1感染源烧伤创面皮肤损伤后呈开放性创伤,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消失,细菌容易从创面侵入体内发生感染?

烧伤,尤其重度烧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2〕,加之手术、侵袭性操作、长期卧床、营养缺乏等,都是诱发感染的主要因素。

烧伤后创面渗出液、痂下积液、溶痂产生的分泌物都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条件。

烧伤病房因保温和隔离的需要,环境要相对密闭,通风条件不够,是诱发创面感染的重要因素!

还有医护人员洗手和换药等操作不严格、使用抗生素(包括免疫抑制剂)缺乏合理性等是诱发创面感染的因素。

我院烧伤病区与普外科在一起,病员相互“串门”、探视、陪护等外源性细菌污染是不可忽视诱发创面感染的因素。

2控制感染的措施2.1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2.1.1强化领导,提高认识科室成立了由科主任任组长,由护士长、监控医生和监控护士组成的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加强了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详细规定了各治疗班的医院感染控制职责和要求,并把院感控制措施落实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将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观念,让医护人员明确感染源,提高医护人员院内感染控制的责任心,提高医护质量,降低烧伤患者感染率作为其主要职责;

2.1.2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根据我科实际制定医护人员工作、洗手和换药、消毒隔离、医院感染培训、探视、陪护、医疗废物暂存与处理等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1.3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以我科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识别和及时发现、处理暴发医院感染?

按医院环境卫生学的监测要求,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月做1次细菌培养,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达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2.1.4预防工作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身防护。

2.1.5病房出入人员的管理做好烧伤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把好更衣、换鞋,关门及洗手关!

严格执行参观,实习和陪护制度。

严格探视与陪护制度,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尤其是杜绝病区内两类病员相互“串门”,以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从而降低感染率!

2.1.6合理用药的管理以卫生部颁发的《抗生素使用原则》为指南,严格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是降低临床耐药率的重要措施〔3〕,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

2.1.7医疗废物进行“一条龙”管理收集的医疗废物登记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专用包装器或者密闭的容器内,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防止未经无害处理流入社会,造成公害!

2.1.8清洁与消毒灭菌消毒或灭菌均需在清洁的基础上,否则消毒灭菌会失败。

清洁是消毒或灭菌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2.1.9加强重点科室管理加强清创室、浴室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

2.2按照危险性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积极抗休克治疗,尽快让病人脱离休克期?

和加强烧伤创面的处理,早期采取包扎疗法,及时创面换药引流,休克后期尽早手术封闭创面,包括切痂、植皮等手术。

以减少感染机会?

2.3保护病人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营养和必要的预防接种,与检验科密切合作,了解我院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以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并且不定期检查督促实行,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减少侵入性操作,减少内源性感染的危险性。

2.4保持环境清洁、按时消毒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应住单间,室温夏季26℃~28℃,冬季30℃~32℃,相对湿度60%,注意定时通风换气〔1〕,保持空气清新,每日用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物体表面及地面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每日擦拭2次,每月做1次细菌培养,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选择对烧伤病房有效、无害、经济、气味芳香、使用方便,同时能消除病房异味的空气消毒方法;

2.5加强无菌观念、严格各项技术操作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帽子等,在检查治疗前后要认真洗手,如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流水彻底冲洗;

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基础护理,给患者多翻身,勤换床单,避免交叉感染;

2.6开展医院感染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工作人员加强医疗护理实践,积极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科室每半年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活动;

不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学习或专题讲座,探讨当前医院感染发展的新动向!

每月必须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时,根据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降低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考核,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对病员、陪护开展医院感染的健康教育,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

2.7加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严格区分放置,与供应室沟通采用小包装盒包装无菌敷料,每个容器里的敷料盛装量仅限1天用量,每天一用一灭菌,确保无菌敷料缸开封后使用时限为24h?

每天的治疗班负责检查灭菌物品,只要是前一天开封的无菌包,必须重新灭菌后使用;

科室规定每周一和周四为无菌容器消毒日,由治疗班负责灭菌并更换,从而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

注意血液和药品质量,避免输血、输液后的污染!

2.8鼓励发表医院感染方面论文鼓励医护人员撰写医院感染方面的学术论文踊跃投稿,加强我院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2.9认真填表临床医生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列病历最后一页。

填表质量作为甲级病例评分标准的内容之一,纳入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和医院目标考核内容,实施目标考核!

3讨论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管理者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医院管理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普遍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已有十余年;

经过了发动工作,包括组建国家级、省市级和医院内部的感染管理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培训班,设立全国和省市级的医院感染监测网,以及多个质量管理机构如疾病控制中心、医院感染质控中心等对医院的经常性工作督查,医院感染知识已达到了相当的普及面?

然而,必须看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和研究成果总体上还停留于较低的水平。

不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具体工作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

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医院感染是护士和分管科室领导的事,工作范围也无非是消毒隔离、空气细菌培养或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等。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就有七、八起之多,其中感染规模最大的一次医院感染事件累及患者168例。

因此增强全体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至关重要。

只有每个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慎独修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才能确保医院感染各个环节质量,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来自百度。